【文明城市·文明实践】
翁源县举办“拾趣湿地生态 探索农耕文明”科普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本台记者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28 09:20:45 字号:[大中小 ]
7月26日,翁源县“拾趣湿地生态 探索农耕文明”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在江尾农耕文化园举办,邀请一批亲子家庭走进田间,亲近自然生态,体验农耕文化。活动由县科协、广东翁源滃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省科普教育基地翁源县耕壹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华书店主办。
走进江尾农耕文化园的稻田基地,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丰”景,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一颗颗饱满的稻粒托在手中沉甸甸的,空气中弥散着稻谷的阵阵清香。
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站在田埂上,实地观察稻谷的生长状态,认真听湿地科普志愿者讲解稻田作为人工湿地的特征和作用,听农业专家讲解稻谷的生长过程、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掌握稻谷收割的技巧。
随后,小朋友和家长迫不及待化身“稻农”,带上镰刀和箩筐行动了起来,左手抓稻秆,右手挥镰刀,干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大人小孩发丝和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脸也被热气蒸腾地红起来,但望着堆得越来越高的稻谷,劳动的成就感让大家忘记了疲惫,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
家长 李小娟:我们小时候都是每到暑假就要收割稻谷,是比较辛苦的,现在的小孩子,他没有体验过这些辛苦,不懂得珍惜粮食。感谢这里举办了这样的活动,给他们这样的环境去体验、学习。
众人一边割稻谷,一边打谷子,小小一捆抓在手里,往箩筐里反复使劲拍打,一粒粒稻谷从稻穗上弹落下来,装进了箩筐,一开始稻谷也被弹飞不少,小朋友们直叹可惜,手上的动作更加谨慎小心起来。
小朋友马泓滔:今天我体验了割稻谷和拍稻谷,觉得很累,所以我们以后要节约粮食。
水稻田属于人工湿地,也是农田生态系统之一,对生态保护与修复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此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科普教育实践中,提升青少年对现代农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知农、爱农情怀,增强爱护湿地、珍惜粮食的意识。
近两个小时的劳作,让“小农民”们收获满满,不少箩筐谷子装了大半,大家在农耕体验中感受了丰收的喜悦,也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涵义。
小朋友吴佳芮:今天很开心又很累,让我知道到了农作的快乐和农民伯伯的辛苦,也让我们知道了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最后,湿地科普志愿者还组织小朋友和家长参观了江尾农耕文化园范围内的湿地,讲解了湿地类型、湿地功能、动植物种类等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 韶关市翁源县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情况公示[07-24]
- 广东省事业单位2024年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07-22]
- 关于延长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资...[07-19]
- 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注销公告[07-17]
- 《翁源县城新区龙仙大道东片区城市设计》初步成...[07-17]
- 《翁源县城龙湖周边环境品质提升设计》初步成果...[07-17]
- 《山水仙邑·兰韵之城——韶关市翁源县中心城区...[07-17]
- 《广东翁源滃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新城段提升设计》...[07-17]